靖国神社问题看起来似乎不再是中日关系中的关键问题了,此后也有民调显示,中日民众间的相互印象有所好转。但中日关系真的进入了平稳成熟期了么?中日之间的心结都打开了么?

今年8?15靖国神社有些冷清

    今年8月15日,日本的靖国神社比起往年冷清几分,内阁仅一名大臣前往参拜,首相安倍晋三继续施展他的暧昧技巧,事先不明确表态去不去,但人们都心知肚明??他是不会去的。8月19日《日刊现代》的报道猜测:是不是安倍去年10月访问中国时,与中国领导人之间有了约定:在位期间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于是安倍向靖国神社献个盆景、挂个灯笼,中国好似早有预料,稍微批评几句,反应也不如韩国激烈了。

    的确,在小泉执政期间,每年中国都紧盯着8.15的靖国神社,今年媒体似乎也都放松了,再也没有了“强烈抗议”和“愤慨”的气氛,一些媒体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今年靖国神社有点冷清。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8月15日当天去参拜了,这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石原是最最顽固的右翼,不参拜才是奇怪的事情;而小泉已经不在位了,要表现他的“信仰自由”就随他去吧。

    靖国神社问题看起来似乎不再是中日关系中的关键问题了。但中日关系真的进入了平稳成熟期了么?中日之间的心结都打开了么?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相当多的保守右翼人士对安倍放弃参拜靖国神社极为不满,一些人在网上发言称:安倍就是屈服于中韩的压力而不去参拜,这是日本外交的软弱之处。像《产经新闻》那样的右翼媒体更是对首相不参拜靖国神社表现得愤愤不平,主张内阁成员都要“堂堂正正”地去参拜。总之,相比于中国方面这次对8?15的靖国神社表现出的放松和坦然,日本方面从官方到民间都有人显得急躁和失态。

    今年日本的一般民众去参拜的也减少了。8月15日,日本正好处于盂兰盆节假期,很多人外出休假了。有日本人对记者笑称:今年因为中国不再提靖国神社问题了,所以日本人也不想去凑热闹了,以前有不少人是出于好奇8月15日这天去靖国神社看一看。过去因为这个神社的问题而引起日中关系恶化,实在是很遗憾的事。

    前不久右翼学者们炮制出版了一本叫做《日本人须知的靖国问题》的书,他们还开讨论会研讨靖国神社,他们认为,对靖国,不仅可以从历史角度解读,还可从法律论、文明论、国防论、外交论、国家论等角度开展研究。有人还说,中国干涉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就是对日本人固有的宗教感情、道德感情的文化干涉。

    中国在日学者、日本圣托马斯大学教授王智新前不久在参加本报座谈会时曾指出:靖国神社问题并没有从中日关系中消失。他认为:中日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双方在策略上发生了一些变化,采取了克制态度而已。对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亦不能抱很高的期望。中国方面要掌握老百姓的对日情绪,要顺应民意,老百姓的负面感情一直没有打消,中国政府要和日本政府一起消除负面影响。

舆论调查:中日民间好感度并不是同步增长

    8月17日晚间,日本媒体的网站普遍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中国人的对日观,显著好转。”说的是当天由北京大学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三次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结果。该中日联合舆论调查是目前两国间唯一同步进行的舆论调查。此次调查于今年5月在中日两国同步进行。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5个城市在内的近2000名中国市民,以及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5所重点高校的1000多名中国学生参与了中方调查。日本方面共有1000名市民和300名知识阶层人士参与了日方问卷调查。第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言论NPO”是由日本具代表性的各界有识之士和言论领袖以个人名义参与的非营利组织,是日本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非营利媒体。参与者包括有实力的政治家和民间企业经营者、政府官员、记者、不同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等。

    在调查中,中国人对日印象回答“很好”、“比较好”的占24.4%,比起去年的14.5%大幅上升。关于中日关系的现状,觉得“很好”、“比较好”的比例从去年的10.4%上升到24.9%。提到日本想到的是什么?大学生回答“樱花”的最多,第二位是“南京大屠杀”(去年第一位),第三位是靖国神社。普通市民回答的第一位是“日本电器”、第二位是“南京大屠杀”,第三是“樱花”。

    1000名日本人中回答过去一年中对中国印象“稍微好转”的17.1%,比去年多了10%。另一方面,回答“稍微不好”和“非常不好”的达27.1%。日本方面对中国抱有负面印象的达到66.3%,虽然回答过去一年中对中国印象,“有所好转”的日本人有所增加,但从整体情况看,日本人对中国的冷淡还是显得很突出。关于中日关系,日本人中认为“没什么变化”的占53.9%,认为变得“很好”和“稍微变好”的只占18.8%。

    从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中日民间的好感度并不是同步增长的,中国方面对日观明显好转,日本方面对中国“印象不好”的依然显著,好感度增长缓慢。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是随着中日关系的好转而好转的,换句话说,基本上是与政府同步的。而日本民众似乎不买政府的帐,安倍积极开展亚洲外交,与中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一些日本民众反而迟疑、观望甚至悲观。如今春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日本的网络民意出人意料地悲观论调为多,认为安倍被温家宝的富有魅力的微笑迷惑了,日本从此要被中国牵着鼻子走了。

    日本人还是很在意中国人的对日观,有日本媒体为中国人对日印象改观而高兴,说: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最深的东西不再是历史(靖国神社等问题)而是文化(樱花)和经济(电器)了。也有日本人告诉记者:中国人说喜欢樱花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说不定这就是安倍营造“美丽国家”的最大功绩,终于让中国人看出日本美丽之处了。

    关于这个调查结果,大部分日本媒体分析认为,可能因为去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访问中国,中日关系得到改善,中国人对日印象好转了。也有个别媒体如《产经新闻》认为,中国对日印象好转,这是中国政府操作舆论的结果。

中国忽视了日本主流民意

    中日双方的调查数据均显示,中日民众对对方国家直接和深入的了解相对缺乏。日本民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中国抱有警惕乃至敌意。半数以上的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好这点我们不能轻视。也许中国应该自问:对日外交还缺少什么?中国如何争取日本民意?中国普通民众怎样进一步认识日本?

    媒体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舆论调查数据显示,91.3%的日本市民和84.7%的知识阶层是通过媒体了解中国和中日关系。今天一些日本人对 “反日游行”,“亚洲杯足球赛的中国球迷闹事”,“反日教育”这些名词还是记忆犹新。长期以来,日本媒体突出宣传中日关系中的负面因素,这些对民众有明显的误导。

    而中国媒体的日本报道视野也应开阔些,选择的新闻题材应更多样些。中国媒体通常“关照”两种日本人,一种是对中国极其友好的;另一种是对中国极其不友好的,单单关注这“两极”,往往就忽视了中间的普通的大多数。中国媒体应多关注有助于中国人了解日本的社会新闻,展示日本的真实一面和普通日本人的心态。可以说,中国长期以来忽视了日本主流民意,而对那些旁枝末流的右翼的主张过于在意。

    对于两国民间交流的意义和需求程度,两国受访者均表示出积极的态度。 有63.3%的日本市民和98%的日本知识阶层表示,教育、艺术、旅游等两国民间层次的交流对于改善两国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因此,如何扩大信息交流渠道,推动民间交流,推进两国更多民众的直接接触,这将是今后中日关系中的重要课题。

    近年,日本注重对外推广自己的形象,日本也试图让中国的青少年一代了解日本文化。去年2月设立的共有100亿日元的“日中21世纪基金”,用于邀请中国高中生到日本进行中长期留学。今年2月,40名中国学生抵达日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夫人安倍昭惠还与这些中国高中生们谈心。这些行为体现了日本重视中国、急于把握未来中日关系走向的意图。

    中日民间交流,放眼未来确实很重要。这方面日本走在前面了,如中日学生会议,是由关心中日关系的日本学生志愿者设立的学生组织,是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协会共同主办的日本学生国际问题讨论会的组成部分。自1987年在北京举行首届会议以来,在中国已经举行了15届,在日本举行了10届。日前,第26届中日学生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和日本的55位学生,就包括中日关系的演变和中日互惠关系、盗版与知识产权保护、饮食文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增进了解。这些议题与21世纪中日战略互惠、经济交往密切相关。

“反日”与“反中”的形态差异

    我们无法否认,中日民间还存在认识上的隔阂。长期生活在日本,记者有这么一种感觉,日本人就算对中国印象不好,他们是不显山露水的,不动声色,是深藏在心的。在舆论调查中,普通日本人印象中最能代表中国的则是中华料理,占61.6%;其次是万里长城,占45.6%。平常接触到的日本人,他们总是说喜欢中国文化,喜欢去中国旅游。他们不是简单地喜欢中国,也不是简单地讨厌中国,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就算一些人赞同甚至散布“中国威胁论”,他们也不放弃去了解中国。著名右翼石原慎太郎有次还在公开场合称自己有中国朋友,他连中国网民曾经争论的关于“新浪”和“支那”的传闻都知道。右翼学者樱井良子前不久在美国报纸上刊登广告为慰安妇问题辩护,对中国很敌视,但她今年4月还到北京的一所学院与中国学者交流。

    日本人为什么对中国印象不好?选择“在历史问题上中国一直批判日本” 理由的占了61.7%,另外,还有的回答“确保资源、能源方面中国是以自己为中心”。这两个回答都体现了典型的民族主义情绪。一方面可见日本媒体是下了功夫的,另一方面说明日本人对中国的事情是很上心的,很用心地去了解的。日本人的“反中”,冷静得让人惊心。而中国方面则相反,有人对日本印象不好,总是“恶狠狠”地喊出来,喊得全世界都听得到。网络上对日本的情绪化言论还不时可见,一些人至今还是停留在把日本当“出气筒”的水准。

    近读中华书局出版的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1908年来中国旅行的日本学者小林爱雄在他的《中国印象记》中记录了一段当时在日本驻华使馆的聚会中日本人的对话:“……从各国商人在各大都会的活动状况看,都应该有更多的日本人研究中国,来中国开发事业。”“你回到日本后,一定要告诉我们的同胞,赶快研究中国,赶快来中国,赶快在中国开发事业,而且一定要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中国的确应该被热爱。”这对话体现了百年前的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今天重温仍有警醒作用,这里的“热爱”是别有用心的,“热爱”比起“恨”实惠、高明多了。

    与其空虚地骂日本,不如多花点时间了解日本吧。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2007年8月19日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